新闻动态
RESOURCE SHARING
资源共享
合理利用 共享资源
了解更多

黑龙江日报第5版报道黑龙江省科学院 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高新成果促产业振兴 2024-01-24 09:36      阅读:625


黑.jpg


黑龙江省科学院: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高新成果促产业振兴

记者 彭溢


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时光镌刻下他们奋进的身影。这一年,省科学院步履坚实、硕果累累:

科研攻关能力跃升。全年获批项目1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围绕三江平原湿地修复、高阻尼复合材料等方面的3项研究以第一承担单位获批国家级项目;获得省级项目84项。落实科研经费4761.36万元。全年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发表SCI论文55篇,同比增加41.1%,发表EI13篇。

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提升。全年转化成果46项,签署技术合同82项,成果转化合同额3.6亿元,引入吸纳社会R&D资金2861万元。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元器件电子封装的急需,获得横向委托收入3.2亿元。成果在182家企业实现转化,服务企业338家。

平台建设提质升级。获批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黑龙江),成为引领我省寒地微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唯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立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黑龙江分中心,是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建立的首个省级分中心。获批省级工程中心、创新联盟4个。通过审定省级标准1项,通过国家认定亚麻新品种2个。

2023年,省科学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建设“六个龙江”、推动“八个振兴”,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的倍增放大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精彩2023

创新水平大幅提升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23年,省科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省杰出青年基金、省重大成果转化等项目37项,第一承担单位比重持续增加。这些项目涵盖了航空航天、生物经济、现代农业、新材料、生态环保、冰雪经济等我省重点产业领域。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重点领域解决“卡脖子”难题。突破胶粘剂关键技术20项,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专用胶粘剂的需求。“焦化高危区域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项目为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为生态安全屏障厚植底色,与俄罗斯“普京虎”保护团队联合开展东北虎种群迅速恢复及跨境保护等合作,系统鉴识小兴安岭——布列亚山区生态廊道3条、小兴安岭历史分布区间生态廊道10余条。获批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2项,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东北农业大学等联合开展淡水沼泽生境多要素一体化提升技术、浆果复合生态培育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冰雪经济数字化赋能,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承担项目中有3项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批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赋能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以质量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为抓手,通过生物农业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等方式,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获批省部级项目25项。在黑土保护、微生物菌剂创制、功能食品、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突破关键性技术4项。建立特色农作物资源数据库1个,筛选高效降解菌株4株,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筛选拮抗菌株3株,研发微生物菌剂3种。开展“食用菌菌保中心”建设,以项目形式获批经费1000万元。与“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共同建设微生物种质资源创新数据网络,引进53个国家与地区的微生物数据资源为我省生物经济创新发展服务。

优秀成果落地转化

赋能产业提质升级

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多元模式推介,促进成果对接。开展“黑龙江智库峰会暨高端人才进龙江科技成果路演”专项行动,主办“美丽中国中脊带—龙江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活动4场,主办“龙粤合作汇智龙江”等国内外大型路演活动6场,承办国家级大型路演活动2场,实现了一批成果签约落地。全年技术合同登记82项,总金额5170.4万元。

服务航空航天产业,12个牌号胶粘剂通过中国商飞PCD正式批准,4个牌号胶粘剂通过中国通飞PCD预批准,电子功能胶粘剂样品试制达到工程化生产能力水平,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授予“中国航天突出贡献供应商”。

服务生物经济,与上市公司、区域龙头企业星湖科技、阜丰集团、修正集团等10余家企业开展联合创新。与哈尔滨绿洲之星共建“黑龙江省农用微生物肥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合同近1000万元,共同申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获批。发挥汉麻高效育种和栽培优势,在讷河汉麻产业园建立6万亩纤维汉麻基地,促成雅戈尔集团到黑河爱辉区建设规模生产线。与国药(黑龙江)医疗产业有限公司围绕汉麻籽高值利用和大健康产业开展全面合作,共建“黑龙江省功能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汉麻多肽和油脂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数字经济,面向装备制造、食品深加工、信息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为行业内100余家企业,提供智能装备硬件升级与智能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合同签约额达到890万元。

服务双碳产业,围绕寒区生物天然气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与博能环保开展技术合作,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860万元。围绕生物质高效清洁利用、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前沿技术为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大庆石油炼化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将燃煤发电或天然气发电转换成生物质发电,降碳约40%。

服务新材料产业,与黑龙江诺康石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黑龙江省高纯石墨技术及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双方合作开展“电化学法连续制备可膨胀石墨应用技术”转化,解决生产连续性和产品稳定性关键问题,提升石墨产业层次能级和整体竞争力。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拓展融通合作深度

省科学院全年与地市、行业厅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余项,在生物经济、现代农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为十余个地市区域、百余家企业开展服务,解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管理等问题。与中国科学院、地方科学院、清华大学、交投集团等3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化多元合作,在航空航天、新材料、数字智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协同开展项目攻关,完善互通互融新机制,联同协作助力创新。

院地联动赋能区域发展。与绥化市开展战略合作,召开 “产学研用”科技发展大会,整合创新资源,为该市引进中国科学院、哈工大、东北农大等专家20余人次,推介成果100余项,覆盖绥化全域全产业160家规上企业。与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在东北虎豹栖息地监测等方面开展合作;与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监测;与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火干扰对寒温带典型森林植被及土壤的影响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加挂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兴安岭分院牌子,实现5148公顷林业实验基地、260个马铃薯品种种质资源圃的资源共享。

院企联动赋能企业创新。与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共建的“黑龙江省建龙西钢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案,与齐齐哈尔雷昂重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立服务工作站。与黑龙江省菌益粮康合作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展绿色种植、养殖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围绕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原料应用等多方向开展合作。与抚远红海植业有限公司、上海铂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抚远蔓越莓研发中心在蔓越莓种植基地建设、蔓越莓繁育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联合申报“揭榜挂帅”项目1项。与黑龙江省峰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小浆果、药用植物资源种植基地建设、栽培技术研发方面承担蓝靛果高效规模化种植技术研发服务。

打造特色平台智库,提升载体示范能级。构建“院企联创平台、省部共建平台、国家创新平台”三级联动、梯次衔接、具有龙江特色的创新平台体系。开展共建寒地生物实验中心、数据资源平台,打造寒地资源品牌,服务寒地经济发展。共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信息、健康产业等领域与高校、企业共建空间辐射安全创新联盟等各类创新联合体5个,增强企业需求适配度,增加产品含金量和附加值,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增添科技动能。推动智库期刊品质发展。开展靶向性、时效性的科技决策咨询、区域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等智库研究12篇,解决产业需求和共性问题;深化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联合共建战略生物资源科技信息监测平台;强化期刊建设,加快拓展前沿学术阵地,《生物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3版),科技智库作用发挥显著。

奋进2024

2024年,省科学院将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科技供给,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建立跨越赶超机制,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在龙江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开创科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贡献科技力量。

聚焦科研主责主业,开展“创新引领行动”。抢抓政策机遇,谋划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打造顶尖科研团队。跨界融合优势互补,立足“主赛道”,策马“新赛道”,深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数字孪生”等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协同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开创性、探索性基础研究。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开展“产业赋能行动”。瞄准“4567”现代产业体系,面向企业开展“梯度培育、差异扶持”的精准化服务。构建环院创新生态圈,通过技术研发、项目攻关、人才引育、平台共建等形式为产业发展赋能。争建大飞机配套战略备份基地,参与民航客机新材料国产化替代;统筹推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加快应用;依托大兴安岭分院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寒地龙药”产业;促进绿色生物能源加快替代化石能源等。

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开展“成果转化行动”。打造科技孵化平台,坚持“企业出题、科研解题、市场阅卷”,发挥院资产经营公司承接载体作用,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优秀成果,与企业精准融通对接。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构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支撑,协同高效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编制发布转化项目投资机会清单,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在技术先进性、市场需求等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评估评价,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

聚焦人才团队建设,开展“能力提升行动”。用好用活用足《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充分利用“省领军人才梯队”“海外人才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技人才、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通基础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培训、科技人才创新、领军人才攻关全周期支持链条,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项目链、资金链深度对接,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振兴发展时不我待,奋发图强成就未来。省科学院将敢闯敢干,真抓实干,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最大增量”,为加快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pc/layout/202401/24/node_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