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INDUSTRY SERVICE
产业服务
推动产业发展 助力科研孵化
了解更多

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参加“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 2012-10-30 15:45      阅读:2318


       2012年10月24日-26日,第四届国际遥感考古会议在北京召开。共有来自国内外25个国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届副委员长、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潘教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Patrick Mckeever先生等嘉宾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我院自然与生态所倪红伟所长等一行4人参会本次会议。

       国际遥感考古系列会议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发起,旨在探讨和交流如何更好地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开展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同时促进空间技术应用于世界遗产这一跨领域新兴学科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和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观测新时代”。会议结合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球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与高性能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深入交流和研讨空间技术应用于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历史成因及其变化的理论与方法,并展示空间技术在文化遗产探测与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探索其发展前景。此外,会议还深刻探讨了全球变化和自然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会议期间,倪红伟所长与世界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秘书长洪天华先生进行了工作会谈。洪天华主任主要介绍了空间技术中心的设立区域分中心的进程与要求。世界遗产空间中心将根据教科文组织遗产工作的需要,拟在东北、中原、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区域设立分中心,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形成一支强大的遗产空间技术工作队伍,立足国内,面向亚洲,服务世界。倪红伟所长介绍了研究所近期开展的有关自然遗产方面的工作情况。研究所参加了2009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筹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工作,全面负责遗产地生物、生态及其过程的调查与编制工作。同时在结合自然与生态所特色领域,开展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的自然与文化综合研究,为监测、保护和管理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做出独特的贡献。

       通过本次会议和会谈推动了研究所申报世界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东北分中心的工作。对今后研究所在世界遗产地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借鉴和指导,也为今后与其它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利用空间技术开展自然和文化遗产、生态保护、自然灾害和全球变化等领域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会开幕式

倪红伟所长与洪天华副秘书长会谈

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2012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