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INDUSTRY SERVICE
产业服务
推动产业发展 助力科研孵化
了解更多

龙江生态守望者――省科学院创先争优八个先进典型之一2011-03-11 09:10    阅读:3721


(发言人: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王继丰)

       黑龙江省素以“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闻名全国,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生态资源丰富的省份。我们生态团队主要开展湿地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科学、恢复生态学、全球变化及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是我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科研团队。我们耕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几多冷暖,几多甘苦,几多心血,几多收获。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瞎子岛的真实故事。当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人们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我们已匆匆吃过早饭,坐上通往黑瞎子岛的小渔船。渔船很小,大家挤在一起,或观察飞过江面的鸟,进行记录,或研究卫片,分析考察路线。另有几个哨兵则一心一意拍打不断飞来的蚊子和牛虻,减轻大家的蚊虫之苦。2个小时后,到达登岛地点。大家迅速带好装备上岛,按照设计的调查路线和分工,进行GPS定位,设定调查样地,一天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黑瞎子岛人迹罕至,生态环境比较原始,岛上几乎没有路,而且遍布湖泊和沼泽,有时还能看到战时遗留下来的地雷,加之考察期间正好赶上黑瞎子岛几十年一遇的洪水,到处都是水坑和小河叉,地图的指示作用已微乎其微,即使备有GPS也时常会迷路,只能摸索前进。有一次,我们刚上岛没走多远就被一条河给拦住了去路,队员们只好返回换路线上岛,走了50多里路后,却发现又到了河的对岸,这时天马上就要黑了,原路返回时间已不允许,唯一的办法就是过河,几名男同志组成“敢死队”,在腰间系了一根绳子手拉着手试探着下水了,幸运的是被河水淹没的一段是一条老路,水深只有1.5米左右,即便如此,水仍然没过胸口,个子矮的则已到了脖子,其他同志学着他们的样子,背着个子矮的,手拉手也一起摸索着趟了过去。唉,真是虚惊一场。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刚到岸边,突然发现手机没有信号,没办法和船夫联系,空气一下子又紧张起来,如果留在岛上,我们可能就在饥寒交迫中,成为蚊虫的美味,甚至野兽的宵夜了。怎么办?大家并没有气馁,集思广益,最后,我们点燃了火把,不断呼喊,终于引起了江上巡逻官兵的注意。在官兵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船夫,而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当船静静的行驶在一片漆黑的黑龙江上,肚子早已饥肠辘辘,湿漉漉的衣服也早已冰凉,队员们聚在一起,互相鼓励,没有一句抱怨,正是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给了大家勇气和激情,让我们能够战胜各种考验和困难。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获得翔实准确的科研数据,团队每年从4月到10月,已连续三十年对三江平原湿地,十年对松嫩草原进行长期的生态观测。我们见证了春夏秋冬的更替,沐浴着风霜雨雪的洗礼,没有性别之分,没有年龄差距,上至70多岁的老先生下到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是站在过膝甚至是齐腰深的水中。初春深秋,水里还带着未融化的冰,只要站几分钟就会感到脚下刺骨的寒冷;盛夏时节,头顶烈日,个个被晒得汗如雨下,穿在水衩里的裤子早就被汗水湿透了,水衩还经常“灌包”,一泡就是一天。渴了,也不敢多喝水,因为没有厕所方便,饿了,只能吃面包、咸菜。我们听过黑瞎子的咆哮,得到过狼的相伴,受到过草爬子的亲吻,最多的还是蚊虫的零距离接触,蚊子、瞎蠓、小咬三班倒,有时仅一个肩膀上就有蚊子四五十只之多,一个膝盖上被咬的包有50多个,俨然一个“小马蜂窝”。有人因中暑而晕倒,有人因不慎而陷入沼泽地,有人因蚊虫叮咬而面部肿得变形。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退缩,这一切已经成为自然,我们习惯了。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情怀,一种生态人孜孜以求的绚丽人生。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些令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在我们眼中已失去了她那斑斓的色彩。凭借这种坚忍不拔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科研工作。我们走出了一条鲜见前人而留于后者的路。而那一身身淡蓝色的迷彩服也成了龙江大地上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代生态人的不懈努力,我们首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我国最大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和国际重要湿地-洪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植被生态规律;首次揭示了三江平原代表植物??小叶章种群生态学规律,填补了研究空白;率先开展了全球变化条件下湿地的生态响应研究;组建中国第一支黑瞎子岛综合科学考察队,首次对黑瞎子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生态资源调查;创造性地提出了湿地保护的“湿地―生态廊道”理论;建立松嫩盐碱草地异质精植技术和生态修复模式,推广面积78万亩,创造效益6.2亿元;首次对五大连池200万年以来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喷发后植物演化和植被演替过程进行了研究,为温带大陆植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编制《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黑龙江省“十一五”生态省建设规划》、《黑龙江省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等省级重大规划,并得以实施。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项目10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杰出青年基金、省攻关重大、重点项目等省级项目3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国环境科技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文章百余篇。拥有我国首个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湿地与恢复生态学省重点实验室、省湿地与生态保育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省优秀重点学科-生态学等多个科技平台。并长期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保持良好的科技合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生态科学的热爱,是团队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源泉。正是基于这种热爱,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科研人员不断加入到团队中来,拥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博导、省科学院“春苗”及后备“春苗”等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团队现已形成一支以博士后、博士为主体,学术思维敏锐,学术氛围浓厚,充满生机活力,团结奋进的集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科学真谛的不断求索不仅是生态团队对生态事业的执着追求,更是深深熔铸于团队的价值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团队将秉承“道法自然,中和生态”的生态文化思想,继续发扬“勇于创新,勤于钻研,精诚善意、执着向上”的科研精神,瞄准自主创新前沿,奋发努力,锐意进取,做龙江生态的忠诚守望者!

       最后,用一首诗来抒发我们的内心世界。“畅饮三江湿地水,轻拂松嫩草原风,倾听兴安松林浪,不了龙江生态情”。